2017年10月31日晚上,锐丰文化采访记者来到广州国际灯光节现场,对《七彩魔方》灯光作品设计团队进行采访。
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,以伟大的爱国主义者、近代民主革命家廖仲恺先生名字命名,以农学、工学
为优势,农、工、理、经、管、文、法、艺八大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。其中《七彩魔方》灯光作品设计团队是
由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的张雅、曹武、陈守明、宋璟瑜四位老师所指导。
老师采访
(《七彩魔方》作品指导老师:宋璟瑜)
记者:此次的作品灵感来源于哪里?
宋老师:广州国际灯光节今年的主题是“城市互联”,我们这次的作品也是表现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,
魔方体每一个面的图形都是选自于一些广州非遗文化元素,希望我们的游客观看后能感受到我们的传
统文化,这些文化元素也是中国对外交流的结晶体现,唤起对中外文化互联互通的美好想象。
记者:您是怎样看城市与“光”之间的关系?
宋老师:光会出现在每一个城市的夜晚,也对城市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妆点的作用。光的艺术广泛地运用在繁华的都
市里面,也能够结合城市里的标志性建筑和其它的载体来去呈现灯光的魅力,能够让人们能够融入到繁华和斑斓的城市文化里。
记者:对于广州国际灯光节来说,不但吸纳了更多的高校青年艺术家及注入更多创新理
念的作品,请问您觉得广州国际灯光节与高校之间的合作,给高校带来怎样重大意义的改革呢?
宋老师:锐丰文化邀请高校参加广州国际灯光节已经发展成一个常态,今年是仲恺第二年参加广州国际灯光节文化活动。
在整个创作过程当中,参与设计和制作的学生团队能够发挥他们的创意,将他们的创意正式地实施落地,十分能考验学生
的能力,这是一次很好的历练。另外,对高校层面来说,通过这次的文化活动,增加了高校之间沟通合作、共同进步。
记者:您是怎样联动学生一起参加广州国际灯光节的呢?
宋老师:教师团队方面,我们继续沿用有经验的老师来做指导。在学生团队方面,我们选用的是大四高年级的学生,他们不辞
劳苦地将我们的作品呈现出来,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有遇到困难,学生们都迎难而上克服困难,最终我们的作品完美地呈现出来。
记者:您是怎样看待未来的灯光趋势?
宋老师:灯光艺术是以人为本,能够唤起人们的美好想象,让人感受到灯光传递给我们温暖的氛围。
灯光应该是炫动多彩的,能够唤起人们的激情的,直接与人内心去沟通的,我觉得这是灯光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。
记者:一个优秀的灯光设计案例,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?
宋老师:做一个灯光作品从灵感构思到实际落地,它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好几次的调整,能够综合考虑展览场地以及资金
等各方面的因素是比较重要的,设计团队要不断地进行统筹以完善作品的效果。这是一个优秀的灯光设计案例应该具备的。


学生采访
记者:第一次和老师参加广州国际灯光节感觉如何?
学生:大学四年来是最能够锻炼的一次了,不管从插画还是整体的绘画功底。
记者:觉得参与这次的灯光节收获了什么?
学生:能让自己学会很多,尤其是踏入了社会的时候,去跑市场和设计图案或
者自己去应酬工作都是自己个人去做的,在这方面学到的东西还是有很多的。
记者:此次作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什么?(在整个设计中你更想呈现给观众的是什么?)
学生:来源于此次广州国际灯光节的主题“城市互联”。最想呈现给观众是灯光视觉效果和文化传播。
记者:在制作作品当中有什么困难?